聚焦乙肝,引起重视

2011-4-12 22:16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乙肝病程发展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侵袭肝脏所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后,会使肝脏细胞表面发生改变,引起免疫系统对肝脏的袭击和破坏。

  人体在感染乙肝病毒之后,刚开始是不会有任何症状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免疫耐受期”,时间大约半年。这个时候,感染者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大三阳”。

  随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对乙肝病毒的清除机制,进入“免疫清除期”,携带者此时开始发病,被称为“小三阳”。

  在这个过程中,肝脏开始出现慢性损害,长期如此,受伤的肝脏就可能形成斑痕,形成纤维化。再发展下去就是慢性肝硬化、重型肝炎甚至发生肝癌。

  健康人:接种疫苗并不能一劳永逸

  处在免疫耐受期的乙肝患者,因为他们本身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往往还以为自己是健康人,活动和接触的范围都跟正常人一样。但事实上,这时候的病毒无论是数量还是活跃程度都是比较高的,因此,这个阶段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危险性”较大。

  健康人最好能一年做一次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没有抗体的要及时注射疫苗。现在,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的方法,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并不是打了疫苗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了,高广甫说,在打了疫苗后,有些人不一定会产生抗体,所以在打完第三针疫苗后的一个月后,应该去检查一下是否已产生抗体,若是没有就还要继续打疫苗,另一个措施是加大疫苗的免疫剂量。

  接种疫苗后,每年检查一次乙肝病毒指标(俗称“两对半”),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否依然存在;如果表面抗体已经消失或浓度过低,应该及时再次接种。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比如受伤后要及时包扎,注意伤口消毒;生活用品不要交叉混用;在接受美容、美甲等一些美容项目时,选择正规场所,能用一次性用品的尽量用一次性的;饮食习惯要文明卫生,坚持分餐、用公筷等。

  乙肝患者:控制病毒是治疗核心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处在免疫耐受状态,而B超检查没有发现肝脏损伤,暂时不必接受抗病毒治疗。“小三阳也不建议治疗。”高广甫说,如果在免疫清除期,转氨酶达到80以上的话,则需要通过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治疗的核心是要抗病毒,保护肝脏。”高广甫说,现在针对乙肝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药疗法、免疫疗法等,不管哪种疗法,抑制乙肝病毒才是最重要的。及时治疗,才能保护肝脏的正常功能,避免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程度发展。“有2%~5%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积极治疗后,病毒是完全可以清除的。”

  母婴阻断:避免垂直传播

  在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不少是由母体垂直传播获得的。而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有80%~90%都会转化成慢性,带来一生的伤害。那么,是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不能拥有健康的宝宝呢?

  现在的母婴阻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果父母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婴儿出生6小时之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1个月和半年后分别再接种一次。“通过母婴阻断,有95%~97%的‘高危’婴幼儿不会感染乙肝。”高广甫说,如果没有及时接种,1岁时的感染率可能达到80%。

  我国从1995年开始推广母婴阻断技术,现在已经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关文章

肝病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