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女士是一位乙肝感染者,十几年前发现“澳抗”阳性,单位检查身体时,转氨酶总是偏高。因为丁女士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是乙肝小三阳,而且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故未加以注意。十几年过去了。近两个月来,丁女士总觉得肚子发胀,腿发沉,吃饭也不如以前香了。到广州仁爱医院肝病科检查,医生说她的肝炎已经发展成了肝硬化,肝功能不正常,还有了少量的腹水。医生立即给丁女士办了住院手续,让她住进了医院。
丁女士想不通:“不是说乙肝小三阳比乙肝大三阳好吗?我怎么会得了肝硬化呢?”医生告诉她:“你的乙肝小三阳是‘假’的,因为你的乙肝病毒复制指标DNA的滴度很高,转氨酶也不正常,说明体内的病毒在复制,并有肝损害存在。”丁女士从来没有听说过乙肝小三阳也有“假”的。难道乙肝病毒也会“蒙人”,来了个真假乙肝小三阳?
专家解释说,这种“假”的乙肝小三阳是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这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和亚洲地区多见,其流行率占慢性乙型肝炎的40%~80%。这种变异病毒在复制时不产生e抗原,因此常表现为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这种情况常被人误认为是病毒静止状态而忽略了它的监测和治疗。但病毒并不“老实”,它在体内一直处于复制状态,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导致病情不断进展。这种状态的病毒使用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往往不佳,而且容易产生耐药。其实,要想鉴别真假乙肝小三阳并不难。如果是乙肝小三阳感染者,在发现肝功能异常时,只要检测一下血清的乙肝DNA水平就可以知道。如果乙肝 DNA阳性,就很可能是这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