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发病率的增高,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着密切关系。
营养过剩易致脂肪肝
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
调查得知,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城市的中小学生超过20%。肥胖人数正以5年翻一番的水平增长。上海市有一项对4009名机关干部的调查显示,肥胖者达31.6%。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其发病率在50%-75%,也就是说,有近3500万以上的肥胖者伴有脂肪肝。
某地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80%,也就是说,10个“胖墩儿”中就有8个脂肪肝。
此外,长期酗酒酒精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
所谓防患于未然,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止疾病找上门来。而预防脂肪肝,则需要控制饮食,营养均衡;适当运动,保持能量平衡,同时对于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要想治愈,就要根据其病根,去除肝内脂肪,恢复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