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理论概述

2014-9-24 14:13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按我国临床观察,男性比女性多见。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线形或棱形,如将肛门张开,裂口的创面即成圆形或椭园形。

  早期及时治疗可以痊愈。此病特点为肛管括约肌痉挛,排便时肛门疼痛及便血,易受刺激和感染,使裂口经久不愈。裂口下端皮肤因发炎改变,形成袋状皮肤隆起,酷似一外痔,常称为“哨兵痔”或“前哨痔”。如果治疗不及时,裂口反复发炎,感染向肛缘皮下发展,还会形成皮下脓肿和瘘管。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深及全层的裂开,形成梭形溃疡的病变。肛裂大多发生在肛管后壁正中部,少数在前壁正中部。肛裂是指肛管皮肤深及全层的裂开,形成梭形溃疡的病变。肛裂大多发生在肛管后壁正中部,少数在前壁正中部。一般仅发生一处,分为急、慢性两种肛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多见于30~40岁中年人。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常伴发皮赘和肛乳头肥大,严重时引起肛管狭窄,形成肛裂三联征。致病原因,至今尚未清楚。多认为与肛门括约肌的分布、痉挛以及血管因素有关。但大便干燥、秘结,常是本病的伴随因素。中医称本病为“钩肠痔,裂痔”,是由体内火热,燥结而发。

相关文章

普外肛肠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