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泰国专家近10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高剂量钙600毫克每日补充剂服用后不但不增加钙结石,反而可减少肾结石的发生。[详细]
国外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居民偏爱食用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及精糖类食物,他们的肾结石发病率明显偏高。我国居民经常食用菠菜、甜菜、浓茶等,也容易发生。[详细]
这种疗法无须开刀、无须住院,也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更适合各种办法治疗无效或术后复发的患者治疗,也是时下无创治疗结石病的首选。[详细]
老年人尿结石发生率相当高,因为老年后骨骼脱钙与骨质疏松,使得骨骼里的大量钙质进入血液,并随尿排出,结果尿内钙含量增加,就容易诱发尿结石。[详细]
研究者发现,平均每日男性脂肪摄入量为105、6克,女性为78、1克,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别。研究者对年龄和性别进行对照后发现,饮食中脂肪含量与泌尿系统疾病高危因素之间并无关联。[详细]
事实上,结石阻塞住输尿管初期,可能使输尿管肌肉强烈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但随着阻塞的延长,输尿管因积水而扩张,疼痛即会逐渐地缓解。[详细]
即使检查出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需要某种食物来补充时,也不宜一次大量进食,因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是有限的。即便不患肾结石病,也对健康不利。 [详细]
研究人员发现,疾病的发生与两种基因有关,第一条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均有致病作用的基因已在6年前被发现,最近识别出来的第二条基因,与犹太和利比亚裔人群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详细]
肾盂造影可显示结石的确切部位,了解肾盂积水和肾功情况。造影还能发现少数平片不能发现的阴性结石,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详细]
实际上,肾结石的真正元凶是糖。糖类的大量摄入会加大患肾结石的机会。研究表明,高糖食品的摄入可以使得年轻女性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30%以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