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前列腺结石的形成与尿液的返流,钙质、盐类、分泌物郁滞等有关。前列腺结石的大小相差较大,直径小的仅为1毫米,大的可达3-4毫米,多数为小米粒至豌豆大小;数量一个至数百个不等。
前列腺结石是指原发性或内源性的,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这种结石可小如粟米,大如豌豆,可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呈多面形,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几百个,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或黑色,小结石常较光滑,大结石或多发结石可占据整个腺腔,质地坚硬。这种结石多含有机成分,如蛋白质、胆固醇、柠檬酸等,与尿道结石完全不同,不能混淆。
前列腺结石可穿破前列腺部尿道的粘膜,进入尿道,应与尿道结石相鉴别。说起结石,人们往往容易想到胆结石、肾结石等等,而对于前列腺结石,就知之甚少了。然而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前列腺疾病的患者中,前列腺结石的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它常与慢性前列腺炎伴生,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前列腺结石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有些人可毫无症状,有些人可因合并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或者尿道狭窄而表现出这几种疾病的相应症状。此病患者接受X线、B超等检查时被发现。当然,较大或者靠近直肠前壁的前列腺结石在医生做肛门指检时也可能被发现。
患慢性前列腺炎时,由于腺泡扩张、前列腺导管狭窄,可使尿液中的盐类沉淀在前列腺组织内形成结石;而结石的梗阻和对腺管腺体的刺激,又会引起前列腺的炎症,使腺泡充血衬上皮脱落、腺体纤维化。炎症发展或者化脓时,可引起前列腺周围炎症,严重的感染还可形成前列腺脓肿,甚至向会阴、直肠或尿道穿破。由于前列腺结石内常储存细菌,因此,结石的间断排菌也是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和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根源。
前列腺结石属于结石类疾病,因此在饮食上有一些相应的注意事项,例如不要吃过多富含草酸盐的食物,控制钙的摄取,减少蛋白质的摄取量等等。前列腺结石在治疗时患者要注意尽量保持科学的饮食,避免饮食不当加重病情,加强日常饮食的保健,对治疗前列腺结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