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是最常见的胃部疾病。
其常见症状为上腹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乏力等。但要注意的是,胃痛的程度与胃炎的患病程度并不成正比。有些人可能突然胃疼得厉害,但其实并没有得胃炎;而有些人得了胃炎却是一点症状也没有。
根据临床表现,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等病症。一般认为多由脾胃受损、气机不畅、升降失调而致。慢性胃炎的致病原因有很多,主要来说有三种:情绪不良、饮食不当和天气冷暖变化所致。除了人们比较熟知的饮食不当之外,近年来,关于情绪不良这一原因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胃炎并不单纯是一部分细胞或人体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自身整体问题在胃上的一个局部表现。忧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中医认为,肝主气,如果你长时间情绪抑郁,自然会“气不顺”。一旦气不顺了,肝气郁积,就会影响到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研究表明,从事竞争性强、精神压力大的职业的人群,慢性胃炎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因此,要养胃,首先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放松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刺激。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为了不伤感情只能伤害胃
David28岁销售,做销售这一行,最怕的就是年底。只要一到年底,各种应酬就接踵而来,俗话说“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又说“感情深,一口闷”,交杯换盏之间,我的胃却经受着巨大折磨,各类生猛海鲜更是一盆一盆地往桌上端……
分析:在临床上,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但主要根据胃镜所见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将其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种。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黏膜表面一层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而炎症病变波及胃黏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者,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很多人觉得慢性胃炎不算病。人吃五谷杂粮,谁没有个腹胀胃痛的,吃几粒胃动力药不就好了。但事实上,慢性胃炎是种极易发展的疾病,它的病程长短不一,可半年至数十年不等,症状时轻时重。初期的浅表性胃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再加上反复感染,饮食规律又不能恢复,胃腺体细胞就会逐渐丧失功能,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又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而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中晚期才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和穿孔、幽门梗阻、消瘦、乏力、代谢障碍等症状,到那时再引起重视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