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机体抵抗力增加,或由于治疗的影响,临床症状暂时消退,但梅毒血清反应仍阳性,此阶段称为潜伏梅毒。[详细]
尤其是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一般疗程越长,传染性越小,在感染4年后,一般性接触无传染。[详细]
本文分别详细介绍了丘疹型梅毒疹和斑疹型梅毒疹的临床表现,包括它们的症状以及体征。[详细]
患有Ⅰ,Ⅱ期梅毒的妇女,或者说感染梅毒在4年之内的妇女,怀孕后因梅毒感染多致流产、早产和死胎,即使产下胎儿也会患先天性梅毒。[详细]
自硬下疳消失至二期梅毒皮疹发生前,这段时期称之为第二潜伏期,在此期间里梅毒螺旋体便由局部病损进入血液,从而播散到全身各处。[详细]
梅毒螺旋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化学药品也很敏感,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来苏水、酒精、1∶1000的高锰酸钾液等)很容易将它杀死,阳光照射和干燥...[详细]
电视提到,有很多妻子很可怜,丈夫在外面出轨,发现生殖器上有异常就偷偷去治疗,也不告诉妻子,结果导致八九年后,妻子的梅毒发展到第三阶段已经来不及根治了,或者是有的妻子在怀孕的时候去医院...[详细]
梅毒螺旋体通过接触感染进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其后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对全身各组织可谓无孔不入。晚期则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为主,大都发生在感染后3-20年。[详细]
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其次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详细]
近日在京闭幕的全国省级爱滋病性病防治及抗病毒治疗工作科长年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性病控制中心报告称,梅毒于1985年出现病例报告,之后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多。上世纪90年代连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