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早产、流产后子宫内膜受到创伤,立即受孕容易再度流产而形成习惯性流产。葡萄胎清除后,至少要定期随访两年,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不要受孕。 [详细]
根据德国一位心理学家调查,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41%在遗传因素外还有母体受孕时突遭精神刺激的历史,诸如被强奸、做爱时突遇巨大声响、恐怖事件或性交后被虐待、殴打、激怒等。他认为这...[详细]
相关研究表明,25~40岁是中国男性最佳的生育年龄;20岁以后,男性的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至25岁,生理、心理都达到一个完全成熟的阶段;持续至40岁以后,男性生育能力才开始表现为明显下降的趋势。 ...[详细]
夏秋季怀孕可使胚胎在前3个月避开流行病病毒感染,又有利于孕妈妈多在室外散步,充分吸收氧气,还有大量的水果蔬菜供应,以保证母子合理的营养结构;夏秋季分娩为新妈妈和婴儿提供了良好的恢复和生...[详细]
注射乙肝疫苗要在怀孕前11个月前完成。乙肝疫苗是按照0、1、6的程序注射,即从第一针算起,在此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6个月时注射第三针。因此至少应在孕前9—10个月开始注射才能保证怀孕时体内...[详细]
患心脏病的女性是否能承受得了妊娠、分娩及产后这么多的负担,一定要看她的心脏是否有很好的“代偿”能力。孕前早已有过心力衰竭、心脏已扩大、心律失常、心内膜炎、年龄过大(超过35岁)等情况,妊...[详细]
在怀孕期间,她们情绪安定,能积极做好孕期的保健和产时的配合,胎儿才能健康发育,分娩才会顺利。而未做好心理准备的女性,其怀孕期间的情绪是消极的、不稳定的。[详细]
服用避孕药6个月的女性,在停药后的第一个月经周期就能恢复排卵功能,有的体内激素水平还高于过去正常的水平,往往更容易怀孕;服用避孕药在1年以上的女性,在停药后的1~2月会内开始排卵。[详细]
怀孕前,夫妻双方,尤其女方,若经常食用高糖食物,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甚至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孕期糖尿病不仅危害孕妈妈本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危及孕妈妈体内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并易出...[详细]
从事毒理实验的研究人员、医院的麻醉师、手术室的护士以及接触铅、汞、苯、镉、锰、砷、有机溶剂、高分子化合物的夫妻,想要得到个健康宝宝,一定要在怀孕前6个月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因为有毒物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