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多发生于20―50岁。约10%的卵巢肿瘤可发生扭转,多见于中等大小、活动度大、蒂较长、重心偏于一侧的囊性畸胎瘤,多在妊娠期、体位突然改变时发生。卵巢肿瘤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和卵巢韧带组成。
发生急性蒂扭转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可使肿瘤肿胀、出血、坏死、破裂及感染,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下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伴有压痛。
由于卵巢深居在盆腔,腹部外无法摸到肿块,早期又没有症状,不容易被发现。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一旦出现明显的症状,往往已到晚期,治愈率比较低。
因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及时发现卵巢肿物的最好措施。
进行妇科检查时,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肿物,要注意肿物增长及性质的变化,定期复查,一般间隔3―6个月;若发现肿物不断增长、固定、变硬或怀疑有恶变,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手术切除。手术范围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肿物性质、病变类型等综合因素决定,因为卵巢对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手术时对卵巢的去留都会采取谨慎的态度。
卵巢切除后,除无法正常排卵外,还会早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女性生理和情绪方面发生变化,这时将会产生一些更年期症状,如潮热、盗汗等。但专家介绍,如果卵巢切除后肿瘤无复发或已控制,对于较年轻的妇女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就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