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的观点认为,一个人一周解便的次数不到三次即是便秘。虽然短暂的便秘并不代表肠胃异常,但是若是便秘现象持续超过三周以上,则应该及早就医,尤其当发现个人解便习惯改变,如经常便秘改变成...[详细]
B-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免疫系统免受自由基分子的攻击,并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据科学家观察,宫颈癌患者血中B- 胡萝卜素低于对照组,B-胡萝卜素摄入量低为宫颈癌危险因...[详细]
关于宫颈癌(即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也是导致宫颈...[详细]
接触性出血。这是宫颈癌最突出的症状,宫颈癌中约有70%~80%的患者有阴道出血现象。多表现为夫妻生活后或行妇科检查,或用力大便时,阴道分泌物混有鲜血。老年妇女若遇到夫妻生活后出血,不要总认...[详细]
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原因,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增加关系密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过去常被认为是性病的一种,研究已经证实,HPV的感染50%是由于性生活传播,而另外一半则是因为交叉感染。感...[详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超过2/3的宫颈癌病例是由HPV16型及18型引起,一项对22个国家1050名妇女的研究证明,在印度、菲律宾、印尼、泰国,90%以上患宫颈癌的妇女都感染了HPV,主要是16型及18型。中国...[详细]
“而事实上,在宫颈癌的早期,也就是发病的4―5年前,诱发宫颈癌的元凶――人乳头状瘤病毒就已经潜伏在人体内,若能在这段时期诊断出患癌,那么切除子宫、甚至死亡的可能情况将大为减少,”郑永翔...[详细]
碘试验和肉眼观察方法十分简单、廉价,至少可检出2/3的病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采用肉眼观察。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即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后。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详细]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增加患病几率的前提是,妇女的HPV呈阳性,正如前面所说,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因素,所以,那些没有HPV感染的妇女即使服用口服避孕药,也不必担心,能够做到定期检查HPV即...[详细]
至于年轻女孩子们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美国健康适宜技术促进会的专家说:“这取决于各个国家年轻人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有些国家可能是14岁时注射比较好,有些国家可能是18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