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绝经后,其高发年龄约为50~64岁。[详细]
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 [详细]
黄素化末破裂卵泡综合此病征为卵巢无排卵,但卵泡细胞黄素化,患者虽体温呈双相,子宫内膜显示分泌期,但无受孕可能。[详细]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左右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病人中80%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育,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详细]
特点是继发性和渐进性加重。即初潮后的最初几年内无痛经,数年或10余年后才出现,并有逐步加剧现象。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和腰骶部……[详细]
是否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一个方面,通常患者在月经刚刚来潮的时候没有疼痛感,但是在当中的某个时段便会感觉疼痛……[详细]
根据美国子宫内膜异位协会的调查,90%的患病妇女有痛经,10%的病人有性交疼痛或不适,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侵入了直肠,阴道或骶骨部位……[详细]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学说很多,其中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已被广大学者所公认。活动性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病变及症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详细]
囊性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如囊肿周围粘连重,则边界不清;如囊肿与子宫或周围组织粘连少,则边界清晰。囊肿多为中等大小,囊肿内可见颗粒状细小回声,是囊液粘稠表现。[详细]
与1985年r-AFS分模拟起来,后者着重怀孕率,但前者强调疾病发生的原因,更能掌握治疗与效果。随着时代进步,分类与分期,慢慢更清楚,疾病治疗更有效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