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耳鸣

2009-7-23 14:11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简单介绍】  
    药物性耳聋耳鸣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入耳感音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耳聋的称为药物性耳聋。早在50年代就有人发现水杨酸盐(阿司匹林)、奎宁等对听力有影响。自从抗生素大量应用于临床以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已成为现代一种很重要的耳毒性药而引起重视。
    水杨酸盐所致的听力减退多为双侧性,停药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极少数人会引起单侧迟发性或不完全性永久耳聋。奎宁是治疗疟疾的常用特效药。奎宁不仅能使服用者本人发生耳聋,它还可以通过母体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听器官发育,引起先天性聋。反应停是防止妊娠期不适的药物,有报道它可引起胎儿四肢发育畸型和听力损害。利尿药也可引起耳中毒。此外,某些化学物质如砷剂、含铅的化妆晶、磷、汞、苯、煤气、烟碱及酒精等也有耳毒性作用。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中链霉素引起的耳毒性作用尤为突出,它们主要损害内耳和听神经,表现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症状。近年来人们对链霉素的毒性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使用相对减少,但另一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随着使用率的上升其耳毒性作用也较为突出。另外,新霉素、紫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所以,了解用药的种类,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注意观察听力情况可以防止耳毒性药物对听力产生的损害。
    【临床表现】
    临床上耳聋、耳鸣与眩晕、平衡紊乱共存。耳聋呈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多由高频向中、低频发展。前庭受累程度两侧可有差异,与耳聋的程度亦平行。症状多在用药中始发,更多在用药后出现,停药并不一定能制止其进行。前庭症状多可逐渐被代偿而缓解。耳聋与耳鸣除少数早发现早治疗者外,多难完全恢复。
  化学物质中毒常同时累及前庭功能。临床上均有耳鸣、耳聋与眩晕,一般为暂时性,少数为永久性。
    【诊断检查】
    全面系统地收集病史,详尽的耳鼻部检查,严格的听功能、前庭功能和咽鼓管功能检测,必要的影像学和全身检查等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础。客观的综合分析则是其前提。
    【治疗原则】
    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原则是:(1)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2)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
    【疾病预防】
    1.广泛宣传杜绝近亲结婚,积极防治妊娠期疾病,减少产伤。早期发现婴幼儿耳聋,尽早治疗或尽早做听觉言语训练。
    2.提高生活水平,防治传染病,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减慢老化过程。
    3.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的适应症,尽可能减少用量及疗程,特别对有家族药物中毒史者,肾功不全、孕妇、婴幼儿和已有耳聋者更应慎重。用药期间要随时了解并检查听力,发现有中毒征兆者尽快停药治疗。
    4.避免颅损伤,尽量减少与强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及化学物质接触,接触烟酒嗜好,不得已时应加强防护措施。
   
    【专家点评】
    药物性耳聋、耳鸣,是因为患者为了治疗其它类型的疾病,在使用了一些对于听觉神经有损伤类药物,抗生素类,如庆大霉素、链毒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滴耳液、洁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等;解热镇痛类,如阿司匹林;强利尿剂、如速尿;搞疾药物,如奎宁、氯奎等,该病的特点是,听觉神经的功能是正常的,但在药物毒素的作用下,其功能下降,在临床中表现为,耳聋、耳鸣,有的患者还伴有眩晕、走路失去平衡等症状,很明显,要治疗这一类型的疾病,必须要解除毒素,使被损伤的听觉神经得到释放,从而才能达到恢复听力,消除耳鸣的功能。

相关文章

耳鼻喉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