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的细胞核中常常发现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嵌合在其中,足见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关系之密切。
许多临床医师都有这样的诊疗经验,一些乙肝病人由慢性乙肝逐步转为肝硬化,然后肝硬化癌变,形成“乙肝-肝硬化-肝癌”三步曲。在我国,由于乙肝流行,所以,乙肝与肝癌的关系便显得更加重要。
流行病学专家早已发现,乙肝大小三阳有癌变的可能,凡乙肝流行的地区大多肝癌也高发。若以一地居民血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代表该地乙肝流行的情况,则可明显看到其中的关系。如中国人群中阳性率为10%,日本为1%,而英美则只有0.1%,与这些国家肝癌的多发、中发、低发相符。有人调查世居美国纽约的居民,华人中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高于黑人,黑人又高于白人。而肝癌的发病率亦恰恰是华人高于黑人,黑人高于白人。病理学家研究的结果则发现,肝癌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慢性乙乙肝病毒起的乙肝或肝硬化的基础上。近代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的细胞核中常常发现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嵌合在其中,足见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关系之密切。
我们研究肝癌病人的血液,发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即乙肝大三阳或乙肝小三阳等)占95%,有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约10%。其中部分病人同时感染两种乙肝病毒。肝癌病人血清中既无乙肝又无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只有1~2%,而且如采取更精确的检验或许还不到此数。因此,专家认为,如果防治不力,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都有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