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前列腺癌?

2009-8-11 18:44

我要咨询 我要预约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0岁左右的男性前列腺发病率占30%;50岁以上男性中56%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疾病。部分前列腺疾病如未经彻底治疗,迁延日久,会导致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

  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是指可能发展成为前列腺癌的增生性病变。目前较为公认的前列腺癌前病变有两类: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是指前列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的异常增生,也称为前列腺上皮原位癌。另一个是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是指有新的腺体形成,是腺体异常增生的结果。 

  (1)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PIN发生的高峰年龄较前列腺癌为早,若以前列腺的分区来评定PIN的发生,则移行区PIN发生率最少为2.6%,外周区则高达68.80%,这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似,我国前列腺PIN的发生率低于西方国家。 

  (2)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AAH的发生率比PIN低,因BPH而行经尿道电切的标本中,3.7% ~19.60%的病例可检出AAH,而在20~40岁年龄组的尸检前列腺中,AAH的检出率为15%~24 %,其中有前列腺癌的尸检前列腺中,AAH的检出率高达31%。 

  迄今为止,医学界不但发现了前列腺癌前病变与前列腺癌的相似性分布,而且也发现了两者的移行关系。PIN分级越高,基底细胞缺失的机率越大,越容易发展成浸润癌。而AAH也有类似发现。癌前病变可以发展成为前列腺癌,但其潜伏期多长还是一个未知数。 

  ◆前列腺癌诊断

  前列腺癌的局部症状出现较晚,常以转移症状为最早就诊原因,因此单靠临床症状很难诊断,诊断要点有以下几条:  

  (1)直肠指诊。直肠指诊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非常重要,可表现为前列腺被膜不规则,可触及石块样坚硬的肿块,如波及精囊则高度可疑;肿块的大小不一,应与前列腺结核和结石作鉴别。 

  (2)酸性磷酸酶测定。本检查应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24小时后进行,65%有远处转移的患者酸性磷酸酶增高,无远处转移者20%有酸性磷酸酶增高。因此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明显增高时提示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3)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本检查应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一周后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是比酸性磷酸酶更敏感的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4)X线检查。骨盆、腰椎摄片对诊断癌肿是否有转移是一个重要步骤, 有时也可作精囊射精管造影。前列腺癌的膀胱尿道造影显示,缺乏正常前列腺曲线,伴有尿道僵硬、狭窄,当膀胱受侵犯时,膀胱底部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 

  (5)超声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形态改变。移位,包膜反射不连续、 不光滑,腺体内部出现光团、暗区等,可以作为辅助性诊断。  

  (6)CT及磁共振。其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且安全无痛苦,是一项有诊断价值的检查。 

  (7)活检 前列腺癌的绝对诊断依赖于组织的显微镜检查,在出现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之前,只有局部硬结征象时,活检便可作出早期诊断,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最可靠检查。

  ◆前列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

  前列腺癌生长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且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的表现相似,因此约有20%~30%的患者初诊时已有转移。前列腺癌转移以骨转移为多见,内脏转移多发生在肺、肝脏和肾上腺。前列腺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蔓延 腺癌穿过被膜向周围扩散,浸润邻近器官,精囊、输精管、 膀胱及盆腔内器官都可受到累及。 (2)淋巴转移 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最早发生在闭孔及腹下淋巴结区, 经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延及下腔静脉、纵隔及锁骨下淋巴结。癌分化越低则淋巴转移率越高。(3)血行转移 前列腺癌的血行转移最为常见,癌细胞随血运行到骨骼、 肺、肝、肾及肾上腺。骨转移最为常见,依次为骨盆、腰椎、股骨、胸椎、肋骨等;其次为肺转移,前列腺癌死亡者中,有肺转移的患者约占30%

  ◆如何区别前列腺癌与其它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早发现的关键一是定期到正规男科医院进行前列腺腺检查,二是必须与一些普通的前列腺疾病相鉴别,以明确诊断。 

  (1)应与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二者一般容易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有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认为癌。区别要点是:增生腺体 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2)与前列腺萎缩相鉴别: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应注意鉴别。萎缩腺泡有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象癌变。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3)与前列腺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相鉴别:常发生于腺体内梗死区的愈合部,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分化良好,无退行性变或分裂相。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或缺乏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织基质。 

  (4)与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本鉴别:细胞大,可聚集成片状。具有透明或淡红染色胞浆,小的泡状细胞核,很象前列腺癌,但实为巨噬细胞。另一类细胞则呈多形 性,细胞核固缩,呈空泡状,体积小,成排或成簇排列,有时可见一些腺泡。鉴别时应注意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腺泡形成很少,病变与正常腺管的关系无改变,常可 见退行性变的淀粉样体和多核巨细胞。而前列腺癌的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有明确的细胞壁,致密嗜酸性的胞浆,细胞核较正常大,染色及形态可有变异,分裂不 活跃。其腺泡较小,缺乏曲管状,正常排列形态完全丧失,不规则地向基质浸润,胶原结缔组织层已不存在。腺泡内含有少量分泌物,但很少有淀粉样体。前列腺癌 如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则组织结构完全消失,毫无腺泡形成的倾向。 

  ◆前列腺癌手术有哪些途径?

  (1)经尿道切除术:经尿道切除术(TUR)是减轻膀胱口梗阻的最佳手术,对于C期病变TUR只能使其症状缓解,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但对治愈无意义。 

  (2)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本手术主要应用于A2期和B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对部分患者而言,根治性手术意味着前列腺癌的治愈。但临床上适合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很少,病人往往在确诊时已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手术途径有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和经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两种。 

  (3)扩大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指将局部肿瘤广泛切除,并注意切除膀胱基底,精囊和输精管的残余部分,膀胱后筋膜及尿生殖隔。但本手术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和盆腔清扫:主要指扩大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加尿流改道及盆腔内脏器根治性切除,这种手术破坏性大,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高,只用于严格选择的年青人。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关文章

泌尿外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