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在临床上的三大类型

2014-8-18 20:16

  人体直肠末端熟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疾等。

  在祖国医学中,对痔的含义论述较多,如《说文解字》中说:“后病也。”《增韵》中说:“隐疮也。”从字义来解释,痔与峙同义,即高突的意思。如《医学纲目)中说:“肠辟为痔,加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

  痔是一种常见病,男女皆有,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人们常说“十男九痔”,就是这个道理。其中以20一40岁的人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50岁以上的人中约有50%一70%患有不同程度舶痔疮,其中妇女出于妊娠、分娩等原因,其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痔在临床上的三大类型

  1.内痔 位于齿线以上,由痔内静脉丛扩大和曲张形成,表面授益豌膜。平时隐蔽在肛门内,排便时轻者便血,重者脱出肛门外,故临床常以便血、脱出为主要症状。

  2.外痔 位于齿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硬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管壁破裂,血栓淤滞而形成的肿块,表面盖以皮肤,称为外痔。外痔在肛缘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门,不出血,有的可无明显症状,有的则以疼痛、发痒或异物感为主要症状。

  3.混合痔 位于齿线上下,由同一方位痔内、外静脉丛曲张,互相沟通扩张,齿线消失,上下痔核成一整体者,称为泥合痔。既有内痔的特征,又有外痔的特征。

相关文章

普外肛肠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