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月经不调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中医将月经不调分为虚证和实证2类,虚证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实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临床发现虚证比较多见,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肾虚型
见于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血虚型
见于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气郁型
见于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血寒型
见于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血热型
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
实热型
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症。
内分泌失调——“气血通”
广州仁爱医院中医老专家经40余年潜心研究,研究出气血通调经123号方,针对月经紊乱、月经量多、闭经三种月经不调情况,秘方“黄金搭档”有十多味名贵药物,具有补益气血、疏肝解郁、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化痰行气之效,对月经不调有很好的治疗效果。